44个地理标志 列入首批保护工程实施名单

2025年01月16日07:19

来源: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

  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 聂辉

  1月15日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。

 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,截至2024年底,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.6万件,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。

  我国发明专利突破400万件

  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,我国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104.5万件,同比增长13.5%。专利复审和无效结案6.7万件。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5.5个月,结案准确率提升至95.2%。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.5万件。我国申请人通过海牙协定提交外观设计国际申请4868项,同比增长29.5%,跃居全球第一。

 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,2024年,全国知识产权系统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。截至2024年底,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.6万件,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。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,提前完成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预期目标。

  发布会上,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,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,专利代理机构超过6000家,商标代理机构超过4.1万家,专利商标代理率均在九成左右,成为保护创新成果和提升商标品牌价值的重要力量。

  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与文旅融合

  胡文辉介绍,我国去年全年认定地理标志产品36个,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、证明商标注册125件,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8680家。

  针对加强地理标志管理和保护运用工作,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在发布会现场提问,我国知识产权的具体工作进展和安排。

 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回答提问时表示,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不仅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,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,同时在推动外贸发展、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。

  郭雯介绍,过去一年,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指导湖南桑植、广西融安等20个重点地区高标准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。印发《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》,遴选确定昌平草莓、宣威火腿等44个地理标志列入首批实施名单,工程项目覆盖多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。

  同时,郭雯介绍,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推动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,深入挖掘地理标志的历史、文化和生态价值,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与文化旅游、“老字号”“非遗”等领域的融合发展,为地理标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。

编辑:张龙(小)

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,